吃过了干粮,午后休息的时间,我们上了小孤山,看的也还是工地的远景:东山口上万人如蚁,拦洪坝的地基上,有几辆压道机,在突突地开行。来回的一路上,推车的、抬筐的,有戴白帽子的回族同胞、有僧侣、有双辫的小姑娘、有赤膊的小伙子,热汗满面,眼光里横溢着无比的热情。我们交肩擦过,相视而笑,也没有谈过一句话!
这次来,不走原路,也不进大红门了,只绕了一条大马路,汽车一直开进一座席棚搭的大门,穿过几条整洁的、两旁有帐幕和席棚的“街道”,直到文艺大队的驻在地,停下了。
这里很像北京城里的三合院,以一座朝南的席棚为主,两旁是相向的五六顶帐篷,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门墙,而且院子大至无边!里面住的有常驻的工作人员,有来来往往的文艺大队的队员:画家,作家,作曲家,雕塑家,新闻记者……真是热烘烘人来人往,成了工地上很特殊也很热闹的一个角落!
住在这三合院里的人们,就好像一窝闹嗡嗡的、忙忙碌碌的蜜蜂。这时十三陵工地上真是“百花齐放”,盛开着数不尽说不完的美丽挺拔的奇花异卉,把这一群蜜蜂忙坏了也乐坏了!哪里去找这么一个集中的丰富的花园呵!
有的人,一早起戴上大草帽,脖子上搭着一块手巾,带着画具,或是揣着笔记本,匆匆地就出去了,也不知道他们都上哪里,横竖你随便走去,在坝上、山头上、河底、渠边,处处都碰得着!有的人,几天都不出去,在我们的“工作室”里,专候着我们的贵宾和对象——工地上的劳模和英雄。
我们的工作室,就是“西厢房”的第二座帐篷,除了狂风大雨的时节,平常总是把四面的围幕掀起来,就像一座凉亭似的;旁边是玉米地,西望是连绵不断的青紫的山;里面摆着几张桌子,十几把椅子,从篷顶上吊下两个很大的电灯泡。这间工作室,设备虽然简单,而来到的客人,却不简单!
他们是十八勇士,七姊妹,七战友,九兰组,五虎队,单臂英雄……真是“谈笑有英杰,往来无白旗”!这些贵宾,一在凉亭外面出现,我们这些人立刻喜笑颜开地一拥而上,握手的握手、拉椅子的拉椅子、倒水的倒水……等他们刚一坐下,这些人就把他们围得风雨不透,问的问、记的记、画的画、塑的塑、摄影的摄影……把这些小伙子,大姑娘,甚至于久经战阵的老兵,饱经世事的老头,也搞得应接不暇,腼腆不安。
但是过不一会儿,他们的谈话就流畅了,一提到自己和同伴们战胜困难的事迹,他们就滔滔不绝地,眉飞色舞地说了下去。这时节,乐坏了也急坏了我们这一班人!笔记的忙得漏掉了一串一串的鲜明生动的言语,画像的摄影的急得错过了一个一个神采奕奕的镜头!这一场会见刚过去,第二队贵宾又已经来临,我们就是这样地过着“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的一天,这是多么丰富,多么兴奋,多么紧张又多么困窘的一天呵!
清晨,草叶上还附满了露珠,太阳还没有冒花,已经有人悄悄地起身了。他们在凉亭里收拾整理:扫去地上的碎纸和烟头,拂拭去桌椅上的尘土,把它摆成课室一般,大家各据一方,拿起自己的工具,扶头细看凝思,修改整理着自己的作品。大家看来看去的,总觉得自己写的不完全,不够劲……自己画的、塑的太呆板,不活跃……只得停下笔,放下工具,搔搔头,抽抽烟;时间是最无情的,它已经被修建十三陵的英雄们拉好远了,就只好向我们示威!不知不觉之间,太阳已经老高了,田野上浮漾着一层流动的热气。青青的玉米地里的仄径上,不时走过敲锣打鼓的报喜大队,前面有许多面红旗彩旗引导着,喜盈盈地飞跑过去!
离“七一”献礼只有一两天了,各路的修建大军,纷纷地“红旗报捷”,而我们呢……形势逼人,只有一句话,不,一个字:“干!”
横挡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六百二十七公尺长,二十九公尺高的拦洪大坝,是十三陵水库的主要工程。它必须和六月十五以后的洪水赛跑,水高一尺坝高一丈,四十万劳动大军日日夜夜的智慧与血汗,终于在洪水的面前,矗立起这一座铜墙铁壁!从今起那千百年来汹涌奔腾的恶水,将静止回旋在水库之内,驯良地为人民服务了。
前面说过,三个月以前,我根本连大坝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这一次,我把行李放在帐篷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大坝,又是穿过几条上坡下坡的整洁的“街道”,两旁是食堂、报馆、展览馆、指挥部……绕过一座山坡,猛然看见这一座从平地涌起的万里长城似的高墙!
毛主席写的“十三陵水库”五个潇洒的、用白石砌成比人还高的题字,嵌在坝上,在朝阳下闪闪发光。坝前坝上东一簇西一簇,布满了热火朝天的在骄阳下猛干的人们。坝的两端,还架着两道高高长长的浮桥,通到地上,桥上也上下地走着川流不息的人。在坝上工作的都是解放军部队,在铺石块,在压道……个个汗流如雨,脸上堆着笑,嘴里唱着歌。倚着石栏西望,将来是水库湖身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平坦,四望空阔,四边静静的群山,一层一层地,颜色从淡红到深紫。将来这一带是良田千顷,树木葱郁,亭台掩映,将是京郊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了。
过了四五天,就是“七一”的前一天早晨,我再到坝上去,又看到一个奇迹!两座浮桥已经没有了,大坝基的南头,忽然涌现出了一座发电站,里面也装好了机器!这电站有两层大楼高,上面还有平台。坝上已经碾成平路了,观礼台的大厅已经布置好,还有两只庞大的石狮子,不知何时,也已爬上坝去了,一左一右地,在大坝的南端蹲踞着。向西望去,那座将来湖中小岛的小孤山,也已经削瘦了,堆高了,上面密密地垒上石块,青黄青黄的,好像一顶大草帽似的,扣在湖底。这时我望着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几万个劳动大军头上戴的草帽,忽然想起要写一首诗,回到帐篷,在同志们指点之下,写出: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