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冰心全集第七卷》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冰心 | 发布时间: 842天前 | 21814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仍希望我的海外朋友和同胞常到中国来看看,不是看我,而是看中国近年来的变化,以及我们生活和劳动的情况,有什么应该改进的地方,请你们不客气地指出。我希望我们大家有更频繁的来往,更深刻的了解,更深厚的同情。因为促进人类进步,维持世界和平,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我们不是常谈到这个题目么?


最后,请允许我利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个小小的篇幅,来祝愿我的海外朋友和同胞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你们热诚的朋友冰心




梁实秋《忆故知》序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雅舍怀旧——忆故知》,将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请我作序。我先看了这本集子的目录,真是感慨无尽!


实秋是我的老伴吴文藻的同班,我们是相识几十年的老友了。一九二三年我们乘同一条远洋轮船到美国留学,乘客几乎都是中国学生,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就有一百多人,我们燕京大学去的就有许地山、陶玲和我,还有一位姓李的男同学,名字我忘记了。此外还有些自费出国的。船在太平洋上走了两个星期,我们大都互相认识了。我记得我们燕大的许地山和清华学校的梁实秋等几个爱好文学的人,办了一个墙报,名叫《海啸》。我也在上面写了几首短诗。


我到了美国,就进波士顿附近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研究院。过了一年吧,梁实秋也到了波士顿的哈佛大学。波士顿是美国文化中心,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牌大学,都有不少的中国男女留学生,我们常在一块聚会。回国以后,我一直在燕京大学教学,实秋却在山东青岛,不过我们还不时通信。但有一件事,我记得很真,就是一九二九年的秋天,实秋同闻一多来到我同吴文藻结婚后的燕大燕南园的新居,他们在楼上楼下走了一遍,在客厅里坐着喝茶,忽然两人同时站起,笑着说:“我们出去一会儿就来。”说着他们就走了,我们以为他们是去看在燕大的其他朋友,并没有在意。不料不久他们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香烟,笑说“你们这里什么都好,就缺少一件待客最好的东西。”说着他们就打开包,每人用打火机点燃了一支,一面把那包烟甩在茶几上,笑说“给你们留下一个备忘录,以后千万不要忘了拿烟待客!”虽然我和文藻都不吸烟,但从此不缺待客的香烟。


抗战以后,我们都到了重庆,但我们住在歌乐山,他住在北碚,虽然也有往来,但不常在一起。抗战胜利后,我们先去了日本,又回到大陆。实秋却到了台湾,隔海相望,四十年了,没有通过消息!这次从他的《忆冰心》这篇散文里知道他以为我们死了,还写过追悼文章!我感激故人对我们的眷恋,我没有去过台湾,无从想象台湾的生活情况,但北京的情况呢,纸上真是说不完,我希望实秋回来看看,看看我们两人的实际生活,看看他自己的儿女和我们的儿女工作和生活的精神面貌。北京是大变样了,但他爱吃的东西,依然可以吃到,他玩过的或没玩的地方都是更美好了。总之,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我们都是八十以上的人了,回来畅谈畅游一下,如何,我们和你的儿女们都在等你!




致王安忆①


安忆同志:


你的信我早收到了,因为到医院检查,耽误了。你让我作序,我感到荣幸。只是你出了五本书,我只有一本,还有你提到的几篇小说,大概我都没看过,能否寄来我看?《小鲍庄》是在《中国作家》上,我已看过!(你寄的仍未到)还有,我的住址你写的是我的旧居,新址在信封上。请问你妈妈好。冰心六月十九日①王安忆,女作家。1954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同安。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迁上海。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现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黄河故道人》等。





《陈伯吹传》序


我和陈伯吹先生相识,大概总在五十年代以后了。我记得在一九五二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以后,每次有关于儿童文学的聚会或座谈会,我总可以见到他。那时他似乎住在北京,也常到我家里来,后来他就迁居上海,不过每次来京,必有电话问讯。他是一位恂恂长者,虚怀若谷,他写过、译过许多作品,都是关于小孩子的,用的都是儿童都能理解接受的文学语言,浅显、细腻、活泼,足见他是深入到过孩子群中,在这点上我自叹弗如!


因为每次相见,总是在会场席上,没有深谈,这次读了苏叔迁同志撰写的这本《陈伯吹传》底稿,才知道他在那么一条坎坷不平的生命路上,还那么努力深入八十年代的少年儿童的生活,用文学形式来培育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此,我向他献上羡慕和敬礼!


冰心1985年6月23日社1987年4月初版。)




致李小林①


最亲爱的小林:


真是说不尽多么想你和你爸爸及一家人,人老了什么病都有,也不容易治。校样改好寄上,《收获》校对还真不错!


北京就不行,你看《中国作家》错的真不成话,爸书已理完了,真该好好休息,不要再折腾了。我只吩咐卓如等人,我死后,凡是有上下款的书和人送我的字画和小孩的信(总有几千封),都交巴金资料馆!其余的孩子们挑剩的,交民进图书馆,我的英文书十年动乱中早收民院图书馆。不写了,以后如再有自传还是给你们。


二姐忙的起劲着呢,青春多么可贵,大姐广东招生去了,十天可回。亲亲你姑姑七、一①李小林,着名作家巴金的女儿,现为《收获》杂志副主编。致宫玺宫玺同志:


信悉。(蒋光慈书收入,谢谢!)知您去玩了些地方,我真羡慕。近来身体不太好,懒得出去,也出不去。上海作协由茹志鹃主持,太好了,我很喜爱她们母女,请代问好。祝健!冰心七、六致王安忆安忆同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