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来源: | 作者:康拉德-赛茨 | 发布时间: 1202天前 | 3497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大学生们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虽然竖起了模仿美国自由女神的雕像,但反美的情绪已经产生。尽管他们个人梦想的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但与此相连的是,许多人表现出了对美国的仇视,因为他们阻拦中国的再次崛起。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要看一下对2001年9月11日所发生事件的态度:伊斯兰极端分子对纽约世贸中心的恐怖袭击后,中国马上发表声明,表示支持美国。中国还承认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打击,在塔利班训练营地里还有要求新疆独立的穆斯林恐怖分子。因此,推翻塔利班政权符合中国的利益。 

        

        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美国的霸权主义和中国的崛起不只是对手之间的竞争,同时还有共同的利益。双方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没有恐怖分子的世界。双方都认为处于一个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中国1/3的产品出口美国,并且依靠美国巨大的工业投资实现她经济的现代化。出口崩溃和投资停滞会使中国出现经济危机。反过来对美国也会产生严重影响。尽管工会指责同中国出现的巨大贸易赤字,这个赤字按美国的统计2000年为840亿美元,但是美国不同于日本,并没有因进口中国的产品而失去工作岗位。进口的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从中国进口,也得要从其他低工资国家进口。相反美国的农民和波音公司期望向中国出口产品;美国的微机生产厂家依赖于中国提供的零配件;美国的企业对在中国投资充满信心,在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它们自己全球竞争的能力。 

        

        美中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保持这种关系的平衡,要求双方要有冷静的理智和均衡的利益。美国不仅要把中国“纳入”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的现存体系中,而且要赋予她领导地位。中国也要承认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区域的大国地位,并且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解决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冲突。 

        

        就像塞缪尔?亨廷顿在墙上所画的一样,美中之间没有文化冲突,没有思想冲突,有的只是利益冲突和对利益的不同看法。这是外交政策的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了,这个新的强国就会进入世界多极体制中。这项任务能否实现,取决于美中关系的发展。欧洲本身对亚洲没有政治野心,可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当然先决条件是,欧洲人首先要明白,亚洲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崛起。 

             

        注 释   

        第一部   

        1 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论》第一卷,伦敦1620年版,第129警句。   

        2 安格斯?麦迪松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1998年巴黎版 第31页。   

        3 参见前书第24页。   

        4 参见卡尔?亚斯贝尔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慕尼黑1949年。   

        5 莱比锡1994年版的韩非的《战国策》,第545~546页。该书是维勒马?米   

        格陵选译自古汉语的《韩非子》。   

        6 参见《论语》卷六颜渊第十二(《论语》的外文版有不同的翻译,首推D.C.   

        劳的《孔子文选》,1983年香港版)。   

        7 同上书卷九,阳货第十七。   

        8 同上书卷八,卫灵公第十五。   

        9 参见《论语》卷六B,第二章。   

        10 参阅《书经》V,1。(出处:詹姆斯?雷戈的《中国经典名著》第三卷,上海1935年版,台北1985年再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