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3天前 | 47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七载。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① 《高力士外传》,《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三载略同。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三载。

  力士即回奏说:“开元二十年以前,宰臣授职,不敢失坠;边将承恩,更相戮力。自陛下威权假于宰相,法令不行,灾省备于岁时,阴阳失度,纵为轸虑,难以获安,臣不敢言,良有以也。”再次批评了玄宗不理朝政,宠信奸相的错误做法。①唐玄宗晚年的腐朽统治,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致使他逃往成都避难。

  当他闻知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时,似乎很得意,对高力士说:“我儿嗣位,应天顺人,改元至德,孝乎惟孝。卿之与朕,亦有何忧?”高力士听后,说:“陛下躬亲庶务,子有黔黎四十余年,天下无事。一朝两京失守,万姓流亡,西蜀、朔方,皆为警跸之地;河南、汉北,尽为征战之场。天下之臣,莫不增痛。陛下谓臣曰:‘卿之与朕,复何忧哉!’臣未敢奉诏。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死辱之义,职臣之由。臣不孝不忠,尚存余喘。亲蒙晓谕,战惧伏深。”高力士指明了局势的严峻,委婉地批评了玄宗的盲目乐观思想。权势显赫玄宗屡次为高力士加官晋爵,先加授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天宝七载(748),又加授骠骑大将军。后又进封齐国公。高力士资产殷富,不是一般王侯所能比拟的。他信奉佛道,自费于长安来庭坊修造宝寿佛寺,于兴宁坊又造了华封道士观,其“宝殿珍台,侔于国力”。当宝寿寺的大钟造成之日,力士举行了斋庆,满朝文武都闻讯来到,“凡击钟者,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者,击至二十杵,少尚十杵”。高力士从中牟取暴利,以肥私囊。他还在京城西拦截沣水,设置了水动石碾,有五个轮子同时转动,每天可碾麦三百斛,收益颇大。

  高力士权势灼灼,有时也排斥异己,或因私愤而杜塞贤路。天宝初年,李白受诏供奉翰林院,作《清平乐词》三首奉献玄宗,其中有一首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词意婉丽清新,杨贵妃特别喜欢吟唱。一次李白醉卧殿上,使高力士为他脱靴,身份高贵的力士深感蒙受耻辱。一天,高力士见杨贵妃吟唱李白写的词,就趁机播弄是非,诬称李白以赵飞燕影射她,是有意污辱她。杨贵妃信以为真,遂怨恨李白。以致玄宗“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①使李白抑郁不得志而抱恨终生。

  华州人吴筠,通经史,又善于文辞,但却未能考中进士。他性情高雅骾直,不随波逐流,入道士籍,拜嵩山潘师正为师。玄宗闻其名,召至京师,使待诏翰林院。吴筠常以名教世务、微言大意讽劝玄宗,受到了重视。群僧见他受玄宗宠遇,非常嫉妒。高力士平素也事奉佛教,遂与众僧一起在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在高力士等人的排斥下,吴筠不得不离开了翰林院。②至德二载(757),唐肃宗收复两京,高力士随同玄宗回到长安,住在兴庆宫。因有扈从之功,加封力士为开府仪同三司,并赐实封五百户。

  晚年遭遇① 《高力士外传》。

  ① 《杨太真外传》。

  ② 《新唐书》卷一九六《吴筠传》。

  上元元年(760)六月,以拥戴肃宗有功的大宦官李辅国乘肃宗父子之间的矛盾,诬奏玄宗与高力士“日与外人交通”,强行把玄宗迁往西内。玄宗迁入西内之后,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在左右。①依附于唐玄宗的高力士,也随之失势了。十几天后,高力士因患疟疾在功臣阁下避疟。接着又以“潜通逆党,曲附凶徒”的罪名,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至巫州时,随从不过十几人,所余衣粮,仅够数月之用。②翌年,第五琦也谪至夷州,与高力士萍水相逢,两人饮酒叙谈。高力士回顾往事,无限伤感,即席赋诗曰:“烟薰眼落膜,瘴染面朱虞。”之后,对左右说:“宰相犹如此,余何以堪!”左右听了,无不涕泗交流。③宝应元年(762 年)四月,玄宗和肃宗相继去世。李豫即位是为代宗,改元大赦天下。流放于巫州的高力士遇赦回京。六月,他得到玄宗去世的噩耗,“号天叩地,悲不自胜”,每一号恸,数回气绝。七月,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时由于哀毁过度,哽咽成疾。他对左右说:“吾年已七十九,可谓寿矣。官至开府仪,可谓贵矣。既贵且寿,死何恨焉。所恨者二圣升遐,攀号不逮;孤魂旅榇,飘泊何依?”八月十八日在朗州开元寺的西院去世。①代宗以高力士为前朝耆旧,保护先帝有功,遂诏令恢复他过去的官爵,并赠扬州大都督,许配葬玄宗的泰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上元元年。

  ② ③《高力士外传》。

  ① 《高力士外传》。

  第二节鱼朝恩②攫取军权鱼朝恩,沪州泸川(今属四川)人。家世不详。天宝末年进入内侍省,起初为品官,后于黄门供职。他狡黠聪慧,又通达文字与筹算。至德初年,在李光进的军中任监军。唐肃宗收复两京,任三宫检责使,并以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从此,成为宦官中的显赫人物。

  乾元元年(758),唐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围于相州。唐肃宗不置元帅,而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实际上成了九节度使的统帅。时史思明从范阳率军南下救安庆绪,攻下魏州后按兵不动,以待时机。李光弼请进击魏州,以阻止史思明救援,但遭鱼朝恩反对而止。鱼朝恩既无军事才干,又刚愎自用,不能协调诸军统一行动,各军都是独立作战,致使交战失利,六十万官军顷刻土崩瓦解,整个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官军由攻势转为守势。为了加强东都的防守,唐肃宗诏命郭子仪留守东都,任他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归咎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不久把郭子仪调到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上元元年(760),鱼朝恩仍任观军容使,驻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这时,史思明已攻占了洛阳,并与李光弼军对峙于河阳。有人建议说:郭子仪有军事才干,又有社稷大功,今余孽未除,不应置之散地而不用。肃宗即以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以攻取邠宁、朔方,最后直捣叛军巢穴范阳。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