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 (上)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863天前 | 28918 次浏览 | 分享到:

  ② 于钦:《齐乘》卷二《益都水·胶水》,卷三《郡邑》。另据《重刊万历莱州府志》卷二《山川》条载,明嘉靖年间,山东巡海副使王献曾循元代旧道考察,据以疏凿胶莱新河,本文所述元代胶莱河道亦参考王献的考察记录。

  ① 俞希鲁:《至顺镇江府志》卷七《山水》;《元史》卷十九《成宗纪》,卷六五《河渠志》二。运河上置“斗门水闸”达七十九座②,在江南运河河段,宋代置有望亭(在江苏苏州西北)、五泻(在今江苏无锡市北)、吕城(今江苏丹阳市东南)、奔牛(在今江苏常州西北)和镇江等处河闸③,这些旧闸入元后一般都应予以利用,这样,元代大运河上的河闸当在一百五十座以上。河闸与堰、坝的作用在于调节水量,通行运舟。最初的闸是一种单闸,相当于现在的节制闸,堰是较低的挡水溢流的建筑物,横截河中,以抬高水位,但运舟过堰最初须借助人力或畜力牵挽,不如水闸灵便。宋代则进一步将单闸发展为复式船闸,即在水位明显相差的河段上设置两个或更多的闸门,放闸积水,必要时又启闸放水,抬高下段水位,使船只逐级上行;有时则在河侧附近造“归水澳”,以达到蓄水备用的目的,因而,复式船闸更加省力、省时,可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宋代在江南运河中建置的船闸一般都有上下闸,称“澳闸”①,可视为复式船闸,最著名的则是置有更多闸门的淮安、真州闸②。元代建有上下二闸的复式船闸在通惠河上有八处,会通河中四处。建有上中下三闸的复式船闸共两处,即会通河上的会通镇闸(在河北临清西南)与济州闸。这些复式船闸的形制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一、较多采用在两闸间修建“月河”③的方式储积水源,以取代宋代较普遍于河侧建造“归水澳”积储水源的方式,从月河中放水下行应更为方便;二、今江苏沛县东面的金沟与沽头二闸处于会通河南端,为防止大船进入会通河阻塞交通,在这两处特设“隘闸”以防止超宽船只入河(后来又在隘闸下岸立“石则”,丈量大船的长度,超长也不得入河),但该处地势高峻,旱天即水浅舟涩。对关键河段中出现的这个问题,元廷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沽头隘闸调整到金沟大闸之南(当在河道岸侧),在金沟与沽头两座大闸间增置一道小型“运环闸”(实际构成了一组复式船闸),并在沽头闸与新迁隘闸之间选空地构筑一道“滚水石堰”(即有一定高度的石坝),使高于石坝的水流随时下行;另于金沟闸上添置木板积水,月河内构建一道大型滚水石堰,沽头闸月河内也改修一道大型石堰,这样,金沟闸内的积水可通过滚水石堰下行,经下一道滚水石堰流至沽头闸内,“水涨即开大小三闸,水落即关闭大闸,止于隘闸通舟”,克服了高处水浅的困难,船只得以逐级上行。

  确保水源供给的另一关键是分水点的选择,它要求根据自然条件,选择② 《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

  ③ 上述江南运河的河闸均有上下闸,其中镇江于南宋时置沿江五闸,元天历二年(1329)予以重建,称京口闸(见俞希鲁:《至顺镇江府志》卷十四《公廨》)。

  ① 《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嘉定《镇江志》引《四朝国史志》;张国维:《吴中水利书》。② 详光绪《阜宁志》引山阳冯仲雨:《间园志遗》;《宋史》卷三○七《乔维岳传》; 胡宿:《通江木闸纪略》;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二《官政》二。

  ③ 《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载:元祐四年于徐州吕梁、百步二洪“开修月河石堤,上下置闸,以时开闭,通放舟船”。元代将这种“月河”的形制进一步推广使用。

  一个理想点,使之最大限度地汇集水源,再让这些水源顺畅地分流到上下河道中去。元代大运河中段的分水点选在济州会源闸,在这里向东北方向可通过■城(在今山东泰安西南)石堰,节制汶水入汶水向西南流至济州,与泗水相汇;济州的东南方面是泗水,兖州闸的作用是节制泗水,使之西南进入济州。会源闸的建造,则使集结来的各路水源分流南北,达到“临济鲁之交,据燕吴之冲,道汶泗以会其源,置闸以分其流”的目的。不过,从济州往西北至临清,“地降九十尺”,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①,北高南低的地势,使得会源闸水往北分流比较困难,从技术角度考察,这是会通河运载能力受限的原因之一。明永乐年间,重新选择汶上县西南三十五里的南旺湖为分水点,才妥善解决了原有的矛盾。

  漕运的管理及运输概况在至元二十四年大规模实行海运前后,元代主要施行海运与河、陆、海联运的办法解决漕粮的北运。首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漕运是在至元十三年(1276)。当时,以伯颜为统帅的各路大军占领临安,但宋将李庭芝、姜才等仍竭力坚守运河必经的淮东之地。元廷为调运粮食北上,特地制造了一批轻捷的“鼓儿船”,装载浙西漕粮,“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搬至淇门入御河,接运赴大都。所谓“涉江入淮”,系指粮船北渡长江,经瓜洲、扬州,顺扬州运河北达淮安,入淮河。此后,一度着重于旧河运系统的整建:最初,在大都设漕运司与提举司,分别负责淇门至通州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北运河西岸)、中滦经淇门至河西务的水陆转运;扬州漕运司分管江南至瓜洲的运输,瓜洲至中滦段的押运人员,不属扬州漕运司管辖。南北数千里,运司并列,互不统属,“粮道迟滞,官物亏陷”。至元十九年,在试行海运的同时,元廷调整了上述管理体制:改设京畿、江淮两处都漕运司,后者除继续管理江南至瓜洲的运输外,另将属官一半于瓜洲置司,另一半于中滦、荆山(在今安徽怀远西南)分置上下行司,分段管领。每年要求运粮二百万石到中滦,取回京畿漕运司的接收字据,呈扬州行省备案。京畿都漕运司则统一负责中滦至大都的运输,属官一半于大都置司,另一半于中滦、淇门上下置行司,将江淮都漕运司的二百万石粮食运赴大都。上述以中滦为转运点的南北运输线,几经水、陆搬迁,困难重重,实际年运量仅三十万石。于是,次年初步开成济州河与胶莱河,实行多渠道运输。应该指出,至元年间扬州运河尚不甚通畅,因此,江南漕粮往往要陆运至淮安,然后,一支往西北至中滦,另一支逆改道后的黄河送至徐州,再经济州河辗转北上;第三支是顺改道后的黄河东下出海口,沿海岸行进,通过胶莱河北上。为适应多渠道运输的需要,元廷增设了淮安分司、济州分司(济州① 揭傒斯:《重建济州会源闸碑》,《揭傒斯集》卷十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