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 (上)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862天前 | 28863 次浏览 | 分享到:

  《叙利亚编年史》与《教会编年史》把·赫卜烈思(Bar Hebraeus,1226-1286)著有《叙利亚编年史》和《教会编年史》。把·赫卜烈思,阿拉伯语名阿布·法剌兹(Gregory Abu’l-Faraj),犹太人,出生于马拉提亚(在今土耳其东部)。父为医生,1243年曾服务于一蒙古将领,次年举家迁居安条克。把·赫卜烈思17 岁为修士,历任阿勒颇等地雅各派主教,1260 年以后在伊利汗国从事宗教活动,升任总主教(Maphrian),并成为伊利汗宫廷医生。他学识渊博,精通叙利亚、阿拉伯、希伯来诸语及科学、文学各科知识,有著作三十余部,最有名的就是这两部历史著作。《叙利亚编年史》叙述从创世迄于当代的政治史,包括蒙古诸汗史;有关蒙古的记载除利用同时代波斯、阿拉伯史料外,多基于亲身见闻,十分可贵。《教会编年史》主要记述安条克及东叙利亚教会、雅各派、聂思脱里派的历史,也有不少有关蒙古的珍贵史料。前者有1789 年出的叙利亚原文与拉丁文译本(莱比锡),1932 年出的布治英译本(含原文,题为《格里哥里·阿布·法剌兹编年史》,伦敦);后者有1872—1877 年出的原文与拉丁文译本(鲁文)。

  第六节俄、日文资料俄文资料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对俄罗斯各公国的征服和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的统治,在当时俄罗斯各公国、各城市的编年史著作中留下了大量记载。记载较多者有《诺甫哥罗德编年史》、《拉甫连齐耶夫编年史》、《伊帕齐耶夫编年史》、《尼康诺夫编年史》、《罗戈日编年史》等。十九世纪后期以来,俄国陆续出版《俄罗斯编年史全集》(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русских летописей),卷帙浩繁,检索颇难。尼柯拉叶甫娜(М.Т.Николаевна)编集了一部《十二—十四世纪俄罗斯编年史故事》(莫斯科,1968),摘录蒙古统治时代主要史料译为新俄文并加注释,便于参阅。

  日文资料元代为日本的镰仓幕府(1192—1333)中后期和南北朝(1336—1392)

  前期,这个时期的日本史籍十分丰富,包括朝廷、幕府和诸家贵族的记录、寺院文书、地方史志、僧传及高僧著作、私家著述等许多类。有关元朝与日本外交、战争及民间交往的记载,散见于各类史籍中。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编集的《大日本史料》第四编和第五编是镰仓时代史料,第六编是南北朝时代史料,用编年体,逐年辑录,注明出处,便于查检。

  至元十一年(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和十八年(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的两次元朝侵日战争是元代中日关系史中最重大的事件。日本方面的主要史料有《八幡愚童记》、日澄的《日莲圣人注画赞》和竹崎季长的《蒙古袭来绘词》。文永、弘安两役期间,京都石清水八幡社举行诵坐祈祷,祈求保佑战胜来犯之敌,《八幡愚童记》旨在记载此事以说明祈禳之功。此书著成于弘安之役不久,主要利用从战地送达京都的战情报告,详细记述了两次战役的经过,史料价值很高,唯作者居于京都,不谙九州地理,常有讹误。《日莲圣人注画赞》第五篇《蒙古来》内容与前书大略相同而较简约,其资料来源也是送到京都的报告文书。竹崎季长(竹崎五郎兵卫尉)是肥后国御家人,文永、弘安两役中战功卓著的武将,为传扬其功勋,令画家土佐长隆父子二人作战况图卷,自撰词文,记其亲身参加的历次战斗始末,地点、战况均翔实可信,无疑是元代中日战争最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图中对元军将卒、战船、服饰、兵仗、战法等都有生动描绘,尤为可贵。明治二十四年(1891),山田安荣搜集有关文永、弘安两役的文书、日记、朝野记录等各类史料,编成《伏敌篇》两册,甚便参阅。

  僧人语录、诗文集和传记中包含了大量元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由于来元日僧和赴日元僧基本上都是搭乘商船来往的,他们的记录就反映了当时中日间贸易之繁盛。至于这些记录在反映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史料价值,那更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章明清两代的元史著述第一节明代的元史著述据《明史·艺文志》和《千顷堂书目》,明人的元史著述有二三十种,但多半不传。洪武初年设局纂修的《元史》由于仓促成书,缺漏、谬误甚多,刊行后不久,曾参与史局的朱右就另撰《元史补遗》12 卷,惜其书佚。洪武二十三年,解缙因代人草疏为被处死的李善长讼冤而遭解职,朱元璋令他居家著述十年,后解缙致书董伦言及此事,谓“《元史》舛误,承命改修,及踵成《宋书》,删定《礼经》,凡例皆已留中。奉亲之暇,杜门纂述,渐有次第”①。据此知解缙曾奉旨改修《元史》并已进行了一部分,但似乎没有完成,其稿亦失传。永乐初,胡粹中(名由,以字行)撰成《元史续编》16卷,据称他“以《元史》详于世祖以前攻战之事,而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顺帝时事亦多缺漏,乃作此以综其要”②。其书用编年体,全仿《通鉴纲目》体裁,大书提要,小字分注,间附议论,起世祖至元十三年,迄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实际上是续明初陈桱的《通鉴续编》,不能称续《元史》。资料基本上取自《元史》,增益甚少,议论每多迂腐,价值不高。现存有永乐间刊本及诸抄本,四库全书本。成化间商辂等编《续资治通鉴纲目》,元代部分即以此书为本。其后,薛应旂、王宗沐各编有《宋元资治通鉴》,所采之书甚少,尤略于辽、金、元,仅备一体裁而已;其他如王洙《宋元史质》、周复浚《元史弼违》等书,皆无足取。唯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立题颇当,能综括有元一代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大事件,不失为初学者有用的参考书;取材虽大体不出《元史》,但也略有补充,如《治河》篇全文收录了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律令之定》篇摘录了郑介夫的奏议。此外,冯从吾著《元儒考略》4 卷,以《元史·儒学传》为主,兼采志乘资料附益之,略具一代学术专史梗概,有一定参考价值,清初全祖望续纂《宋元学案》时当利用了此书。王光鲁编《元史备忘录》,分谱系、氏族(转录自《辍耕录》)、诸臣、重名、俚名诸篇。其“诸臣”篇将《元史》所载蒙古、色目重要人物(杂入耶律楚材等数名汉人)按仕历时间先后编为名单,分列于诸帝之下(自“太祖诸臣”至“顺帝诸臣”),再分为创业、守成、推戴、文翰、奸臣、反臣等类,名下各略举主要事迹。这种分类方法后为清代史家采用。元代蒙古、色目人同名者颇多,此书“重名”篇一一辑出,注明其身份,为清代汪辉祖编《三史同名录》所取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