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苏东坡传十二到结束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 林语堂 | 发布时间: 983天前 | 20821 次浏览 | 分享到:

的岩石都在水面露出,而赤壁尤其显得在水面之上,岸然高耸。不过几个月的工夫,

风光已大为不同,几乎不能辨认了。在夜色美妙的魁力下,苏东坡要朋友和他一同

攀登到赤壁之上,但是朋友不肯,苏东坡一个人爬上去。他把衣裳塞起来,在灌丛

荆棘之中,寻路上去,他一直爬到最高处,他知道那里住着两个苍鹰。他立在巨大

的岩石上,向深夜大声吼啸,四周小谷有声相应答,他一时都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

忽然不知何故,竟感悲从中来,觉得不能在那儿停留过久。他下去,又回到舟中,

解开缆绳,任凭小舟顺流漂动。

    时将半夜,四周一片寂静。两个仙鹤,孤零零的,自东方飞来,伸展着雪白的

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飘动。两只鹤长鸣几声,在船上掠过,一直往西飞去,苏东

坡心里纳闷,不知主有何事发生。不久大家回家去。苏东坡上床就寝,得了一梦。

梦里看见两个道士,身披羽衣,状若仙人。那个人认得苏东坡,问他赤壁之游是否

很快乐。东坡请问姓名,二人不答。东坡说:“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见你们俩

从我头上飞过去了!”两个道士微微一笑。东坡便从梦中醒来。他开窗外望,一无

所见,外面街道上只有一片寂寥而已。

    苏东坡怎样确立一种气氛,由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一个道

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他表示自己不知置身何处,

便引起读者迷离倘眈之感。根据中国人的信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

在,自己纵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一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

    大约和写这两篇小赋同时,苏东坡又写了一篇短短的月下游记。一天夜里他不

能入睡,起来在承天寺月下漫步,承天寺离临皋亭很近。所记只是刹那间一点儿飘

忽之感而已。这篇游记现在已然成了散文名作,因其即兴偶感之美,颇为人所喜爱。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一O 八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送至

承天寺寻张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符交横,盖竹

拍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篇小品极短,但确是瞬息间快乐动人的描述,我们若认识苏东坡主张在写作

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

我们可以看出,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此宁静欣悦的心境。他究竟怎样陶

冶出此种恬适的心境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七章  瑜珈与炼丹

    苏东坡曾经说:“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者。”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

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心情宁静便是佛学上之所谓解脱),必须克

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在黄州那一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

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他潜心研求灵魂的奥秘。他问自己,人如何才能得

到心情的宁静?有印度的瑜珈术,有道家的神秘修炼法,为人提供精确的心灵控制

法,保证可以达到情绪的稳定,促进身体的健康,甚至,当然是在遥远的以后,甚

至发现长生不死的丹药。对于精神的不朽呢?他对寻求常生之术十分着迷。人身的

不朽与精神的不朽是应当截然划开的,因为不管对身体如何看法,身体只不过是个

臭皮囊。精神若经过适当的修炼,早晚会抛下这个臭皮囊而高飞到精神界去。身体

的不朽,退一步说,至少包括一个可修炼得到的目标,就是延缓衰老,增长寿命。

    所谓长寿秘诀,包括很多因素与目的,以及瑜珈、佛道,及中国医学传统的要

素。长寿的目的包括身心两方面。在身体方面,其目的在求容光焕发的健康、体格

精力的强壮,以及祛除缠绵的瘤疾;精神方面,在于求取心灵和情绪的稳定以及灵

魂元气的放发。再加上朴质的生活,某些中药的辅助,便可返老还童,享受长寿,

这些,在道家看来,就与长生术在不知不觉中融合起来。简单说,这种方法在中国

叫做“养生术”或是“炼丹”。所寻求的丹,是内外兼指。“内丹”,按照道教的

办法,是练肚脐以下部位;“外丹”是中国炼丹家所寻求的一种长生不死之药,一

旦得到手而服用之,便可骑鹤升天。外丹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汞的合金。在这一点上,

长寿术和炼金术却混而为一了,完全与欧洲的炼金术相似。当然,对一个哲学家而

言,人若高寿而健康,又有黄金花费,到天堂去反到成为次要。因为还有什么要请

求上帝的呢?

    苏东坡的弟弟子由练瑜珈术倒走在他前面,根据子由自己的话,是在神宗熙宁

二年(一O 六九),他从一个道士学的,这个道士是给苏东坡的次子看病,方法是

吹“神”入腹。子由到淮扬送兄长到黄州时,苏东坡发现弟弟外貌上元气焕发。子

由在童年时夏天肠胃消化不好,秋天咳嗽,吃药不见效。现在他说练瑜珈气功和定

力,病都好了。苏东坡到了黄州,除去研读佛经之外,他也在一家道士观里闭关七

七四十九天,由元丰三年冬至开始。在他写的《安国寺记》里可以看出,他大部分

时间都练习打坐。他在天庆观深居不出则是练道家的绝食和气功,这种功夫反倒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