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燕山夜话》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 邓拓 | 发布时间: 834天前 | 240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但是,似乎还有两点应该提起朋友们的注意:一则不可在路上、车上、船上如痴如 狂,以致违犯交通规定;二则不可在工作的时候,特别是在机器旁边操作的时候胡思乱 想,以免造成事故。可以断定,任何一个思想正确和健康的人,决不会因为想文章而致 于误事的!


  燕山夜话(三集)  作者的话

  近来有些朋友,十分关切地向我探问:《燕山夜话》的写作计划如何?个人的时间 如何支配?这使我感到很惭愧,怎么回答这样热情的询问呢?

  说老实话,我平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善于做计划。写文章也是一样,简直没有什 么计划。我很羡慕,许多报纸、刊物的编辑部,以及许多著名的作家,据说他们都有详 细的选题计划。并且有的人还根据选题计划,制定阅读资料和写作的进度表。每月有月 计划,每年有年度计划。一切按计划办事,到时候要按计划检查总结。这一套做法当然 有许多好处,可惜我没有养成这种习惯,一时还做不来。

  我的做法基本上是无计划的。除了在报上发表的日期是固定的,这一点算是按计划 的以外,从我个人方面来说,全部过程差不多都没有计划。我常常想到、看到、听到一 些东西,觉得有了问题,随时就产生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和观点,只能利 用工作之余的一点时间,就自己现有的水平,有什么写什么;写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 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个写法,似乎对自己的写作比较方便,而读者在 阅读的时候,随着这个思维过程,好象也更容易体会问题的来龙去脉。

  至于平日工作、读书及其他生活上的具体安排,就跟大家一样,简直“乏善足述”。 如果再要勉强说上一点,那就是要抓紧时间,尽量不要浪费时间,能多做一些事情总比 少做一些事情好啊!但是,当着一件事情正在进行的时候,必须聚精会神把这件事做好, 特别是对于自己本职的工作,一定要集中精力去做,不要分心。做好了一件事,然后再 去做另一件事。

  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懂得计划的人,谈起研究学问等等大问题,缺点和错误在所不免。 趁着《燕山夜话》第三集付印的时候,我愿再一次向亲爱的读者同志们提出要求:希望 大家多给我提问题,并且对我的文章中任何观点和材料,发现有不正确的,就要来信批 评,使我有机会改正一切可能产生的缺点和错误。

  马南邨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燕山夜话(三集)  人穷志不穷

  一位青年学生前天来看我,谈起他有一个打算,想把明代黄姬水编的《贫士传》选 译成语体文,问我赞成不赞成。我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当时就表示完全赞成,希望他 早日着手选择。我认为这部书如果有人精心加以选择出版,把它弄得好妹的,这对于我 们后一代的青少年将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为什么古代的《贫士传》对于我们新社会的青少年会有益处呢?这中间的道理很简 单。正因为我们的青少年出生于我们的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新社会中,他们将很 难了解旧社会里被压迫阶级所过的穷苦生活,他们甚至将完全不知道贫穷是什么回事, 将来他们万一遇到某种意外的穷困,恐怕会无法应付。因此,在这一方面给他们一点教 育是十分必要的。

  从《贫士传》中可以看到,古来许多有骨气的人,虽然在非常穷困的条件下生活, 周围又有恶势力对他们进行威胁利诱,但是,他们坚定不移地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真是 象俗谚说的“人穷志不穷”,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例如,《贫士传》中有一个故事说:“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过 之。季子呼公取焉。公投镰于地,眼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 言之野也。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字。公曰:吾 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也。遂去。”

  你看,这个披裘公多么有骨气啊!他虽然很穷,然而他是真正的劳动人民,依靠自 己打柴过日子,决不肯去拿别人遗失的钱财。而那个季子显然是为富不仁的伪君子,他 竟敢以自己肮脏的思想,去揣度披裘公,企图使披裘公跟他一起同流合污。

  象延陵的这位季子之流,现在还没有完全绝迹。他们是旧社会的渣滓,满脑子是剥 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不但毫无劳动人民的气味,甚至连封建士大夫的所谓“清高”思想 也没有。对于这种人,一方面固然可以耐心地加以改造,另一方面还必须给以实际的教 训。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大家要进一步普遍发扬人穷志不穷的积极精神。我们要 象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说的:“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我们决不能堕入所谓“人穷 志短”的可悲可耻的陷阱中去。

  本来所谓“人穷志短”这句话,是从佛教的故事中传出来的。查宋代的著名僧人慧 明,在《五灯会元》这部书中写道:“或问法演:祖意教意,是同是别?演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可见这句话最初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法演和尚用了这个比喻,来说明佛教的基本 教义和佛祖的具体解释的相互关系,就好象人穷则志短、马瘦则毛长一样。这些比喻当 然未必都很确切。至于宋代诗人陈师道的诗,虽然也用了“人穷令志短”的句子,这却 完全不足以证明陈师道的真实思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