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不但明于知人,而且善于纳谏。他“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他深以① 《贞观政要》卷七。
②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太宗贞观元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三年。④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
②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太宗贞观十八年。
“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为鉴,鼓励臣僚“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①。因此贞观时期出现了不少有名的谏臣,如王珪、魏徵、刘洎、褚遂良等,而魏徵尤为特出。例如: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②因举尧、舜之所以明,在于通达下情;秦二世、隋炀帝之所以暗,在于偏信谗佞。太宗听了很满意。贞观十年,太宗问侍臣:“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左仆射房玄龄认为,群雄竞起,战胜乃克,草创为难。魏徵却说:“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与人授,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敝,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魏徵从现实需要出发,强调守成之难,识见更为深远。所以唐太宗说:“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③贞观十三年,魏徵看到唐太宗“近岁颇好奢纵”,上疏进谏,从十个方面指出太宗初期所为与近年不同。如始则体恤人民,近则轻用民力;始则亲君子疏小人,近则昵小人而疏君子;始则不事畋游,近则畋游无度;始则谦虚若不足,近则恃功骄矜;始则虽遇灾荒而民不逃怨,近则百姓疲于徭役而生怨心等,④无不切中时弊,深得太宗的嘉奖。贞观十七年魏徵病逝,太宗哭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①贞观之世,群臣之所以敢于进谏,主要原因就在于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出现,也是和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政治表现分不开的。
① 《贞观政要》卷二。
②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太宗贞观二年。
③ 《贞观政要》卷一。
④ 《贞观政要》卷十。
① 《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
第四节统一边疆,促进各民族交往贞观初期,边疆上存在着两个威胁力量,一是北部的突厥,一是西部的吐谷浑,而突厥对唐的威胁尤为严重。
唐高祖起兵时,为了取得突厥的支持,一度对颉利可汗称臣。及统一全国后,突厥不断侵扰唐境。太宗即位之初,颉利可汗以为有机可乘,率领重兵进逼长安。太宗亲自领兵隔渭水而阵,指斥颉利背信弃义,颉利无辞以对。在唐军的严加备御下,颉利不敢轻进,结果双方在渭桥上,“刑白马设盟”②,突厥被迫退兵。太宗有鉴于此,决心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士兵战斗力。每天引数百人在显德殿前教射,亲自临试,对射中的人赏以弓刀、布帛,由此“士卒皆为精锐”③。太宗又整顿府兵制度,改天下军府为折冲府。当时共有军府六百三十四,而关中置府二百六十一,“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足以克敌制胜。
正当唐太宗积极准备反击突厥的时候,突厥汗国由于颉利可汗“纵欲逞暴,诛忠良,暱奸佞”,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及被统治各部族之间的矛盾,又加“塞北霜旱,糇粮乏绝”④,给唐朝出兵以有利的时机。贞观三年十一月,太宗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行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徹为畅武道行军总管,统军十余万众,分道出击突厥。次年春天,李靖自马邑(今山西朔县)出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大破颉利于定襄(治大利,今内蒙清水河)。颉利北走碛口(内蒙二连浩特市西南),途经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西北)。李勣先已伏兵于此,又把颉利打得大败。李靖乘胜追击,李勣又伏兵碛口,堵住颉利逃往大漠的道路,颉利可汗穷蹙被俘,东突厥灭亡。原来隶属于东突厥的各族都举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军在这次反击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唐初,吐谷浑虽一度与唐通好,但多次侵扰兰州、凉州等地,阻碍唐与西域的交通。贞观九年(635),太宗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诸军进击吐谷浑。李道宗在库山(今青海天峻南库库诺尔岭)击溃了吐谷浑精锐。吐谷浑王伏允逃入沙碛。唐军深入追击,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水的困难,经行了上千里的无人之境,其中侯君集率领的一支军队一直到达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札陵湖)。伏允在逃窜中为部下所杀,其子慕容顺降唐。唐军凯旋,从而解除了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威胁。
平定吐谷浑之后,唐太宗继续经营西域,用兵高昌。高昌地处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是通向天山南北的要道。由于高昌依附西突厥,阻绝西域诸国与唐通商,并侵扰唐的伊州(今新疆哈密)。贞观十三年冬,太宗命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军数万人进击高昌。次年八月,唐军越过“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①,长达二千多里的沙碛,进抵高昌,击破田地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迅速包围高昌都城。唐军填堑攻城,飞石雨下。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高昌王麹智盛被迫出降。唐军取得了高昌三州五县二十二城的地方,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命郭孝恪为安西都护、② ③《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