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0天前 | 46708 次浏览 | 分享到:

  炀帝所推行的这些制度和政策,主要是在大业五年以前,国家尚在承平之时,后来随着阶级矛盾的日趋严重,也就无暇顾此了。

  ①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

  ② 《唐六典》卷六《刑部尚书》。

  ③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

  ④ 《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

  第四节穷兵黩武隋炀帝自恃国富兵强,“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①。即位之后,就对周边各族不断进行各种军事、外交活动,进一步扩张隋朝的国势。

  大业元年(605),契丹侵扰营州(今辽宁朝阳),炀帝命通事谒者韦云起,发突厥兵进击契丹。韦云起率突厥骑兵二万,诈称往柳城(治所营州)与高丽交易,乘机偷袭,俘获契丹男女四万和许多畜产。韦云起以功升为治书侍御史。由此加强了东北边防。

  大业三年(607),炀帝北巡,到达榆林(今属陕西),突厥启民可汗来朝。为了向突厥示威,炀帝出动了大批军队,“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②。并命工部尚书宇文恺制造大帐和观风行殿,行殿能容侍卫数百人,可分可合,下施轮轴,移动便捷。大帐可坐数千人,炀帝在大帐中,备仪卫,建旌旗,大宴启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表演“百戏”为乐。这样盛大的军容和奇巧的制作,使突厥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颡,无敢乘马”③。连启民可汗也亲执佩刀,为炀帝芟除牙帐中的秽草。炀帝志得意满地写诗道:“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④但是好景不长,八年之后,炀帝再次北巡长城,就被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差点丢掉了性命。

  西突厥,隋文帝时已经来归。炀帝西巡河右时,曾遣使召处罗可汗来会,处罗不至。于是用裴矩之议,离间西突厥内部,使处罗部下射匮可汗袭击处罗,处罗大败,东走高昌。大业七年(611),处罗朝炀帝于涿郡临朔宫,炀帝大喜,“接以殊礼”①。西突厥的归附,有利于发展对西域诸国的贸易往来。西部边疆的吐谷浑,正当通往西域诸国的要道。大业四年(608),炀帝采纳裴矩的建议,利用突厥铁勒部打败吐谷浑。又派观王杨雄、许公宇文述等乘机进击,大败吐谷浑,伏允可汗率众退保覆袁川(今青海湖东北)。五年(609),炀帝西巡河右,命内史元寿等率兵围攻,伏允逃走,部众多归降,故地尽为隋有。于是高昌王麹伯雅、伊吾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相率来朝。一时焚香奏乐,歌舞喧噪。炀帝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嗔咽,局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②。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因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命卫尉卿刘权镇守河源郡积石镇(今青海兴海一带),大开屯田,扞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在南方,大业元年,驩州道行军总管刘方,率军进攻林邑(今越南境),连战皆胜,进至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刘方班师,梵志遣使通好,从此林邑和中国贡使往来不绝。但在这次战争中,兵员损失也很大。

  大业三年,炀帝派遣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往使赤土(在马来西亚南部)。从南海郡乘船出发,走了二十多天,将要到达时,赤土国派了三十条船来迎接,并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招待使者。常骏等回国时,赤土派使者携带厚札,随同来华报聘。后来婆利(北婆罗洲)、真腊(柬埔寨)等国,也都遣使入贡,因而促进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①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

  ② ③④《资治通鉴》卷一八○,炀帝大业三年。

  ①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五年。

  在东方,最重要的是通使流求,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大业三年,炀帝派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达流求。第二年,又派朱宽前往招抚,流求不从,“宽取其布甲而还”①。后来,炀帝又派虎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周率船队、兵万余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州)前往流求。当地人见到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②。可见台湾与祖国大陆早已有贸易往来。从此以后,大陆人民移居台湾的日益增多,海峡两岸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

  隋炀帝的这些军事、外交活动,开拓了疆域,保障了边境的安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高丽进行的三次战争,遭到失败,从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高丽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西晋灭亡以后,乘机入据辽东。隋文帝时,高丽王高元联合靺鞨侵扰辽西,遭到隋军的反击,遣使谢罪而罢。

  隋炀帝为欲恢复辽东故地,声言“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并指责高丽“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③。因此借口高丽王不肯入朝,下令东征。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督造战船三百艘,以供水军之用。在河南、淮南、江南等地,制造兵车万辆,以供军需运输之用。大业八年(612 年),大军云集涿郡,共一百一十三万人,分二十四军出发,炀帝自率六军殿后。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绵亘,一千余里,直奔辽东。水军由来护儿率领,从东莱出发,指向平壤。高丽军据城守御,顽强抵抗。水军登陆后虽有小胜,但在平壤城下大败而退。宇文述等率领陆军三十多万人进攻平壤,面对坚城,亦因粮尽引还。高丽军四面抄击,隋军大败于萨水(清川江)。士兵战死逃散,回到辽东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