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10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18天前 | 72374 次浏览 | 分享到:

  乾隆十五年,赵翼赴天津投靠一个以贩盐为业的族人,以商籍顺利地通过了顺天乡试,考取举人。在阅卷过程中,主考官汪由敦对他的文笔十分欣赏。赵翼中举之后,江由敦把他延请至家课读二子,还为自己代草笔札。此时,赵翼还考取了礼部义学教习的职务。汪由敦是乾隆帝所深相倚重的军机大臣,交游甚广,其本人又学识渊博,家藏图书万余卷。而礼部义学教习又是一个闲散职缺,“馆中无生徒,从学者每月恒朔望日一至”①,所有这些,都使赵翼有机会阅读大量典籍,对他学识的进一步提高,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乾隆十九年,赵翼在礼部义学教习任期已满之时又考取了内阁中书。是年秋,赵翼离京南归,省视了阔别六年的老母和妻女。至次年春始返京供职。由于他谙熟典章,文思敏捷,乾隆二十一年夏,又被选入军机处充任军机章京,此时他开始接触和参与处理军政大事,才干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在平定准噶尔上层分子叛乱期间,他撰拟诏旨,“顷刻千百言,无不中窾”①。在扈驾秋狝木兰期间,他不但自己应撰诏旨“文不加点”,挥笔而就,而且以其余力,沾溉其他随驾大臣,为他们代拟了不少篇应奉文字及恭和御制诗。后来,赵翼因其座师汪由敦去世,一度被挤出军机处,但仍值内阁。他在清政府政治中枢工作的实践,培育了注重研究一代大事的思想特点,这对他后来治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

  ③ 《瓯北先生年谱》乾隆十四年己巳。

  ④ 《瓯北集》卷2《柁楼戏题》。

  ⑤ 《瓯北集》卷2《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舍》。

  ① 《瓯北先生年谱》乾隆十六年辛未。

  ① 《瓯北先生年谱》乾隆十六年辛未。

  乾隆二十六年,经十一年六度会试之后,赵翼考取了恩科进士第三名。

  这时,赵翼离开了供职数年的军机处而进入翰林院,任编修。在此期间,他除两次充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又两次充任会试同考官之外,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参加政府组织的编修史书的工作。乾隆二十六年,他入翰林院之后不久便以编修职务充任方略馆纂修官,与修《平定准噶尔方略》。该书分前、正、续三编,合为一百七十二卷。它以纪事本末体的形式记述了从清初至乾隆中叶清朝中央政府对厄鲁特蒙古的征服过程。其中《前编》五十四卷,起于康熙三十九年,止于乾隆十七年,“志其缘起,详述圣祖以来屡申挞伐之事”。《正编》八十五卷,起于乾隆十八年,止于乾隆二十五年,“备录扫荡伊犁及削平阿睦尔撒纳、歼馘波罗尼都、霍集占之事”②。《续编》三十三卷,起自乾隆二十五年,止于乾隆三十年,“凡一切列戍开屯,设官定赋,规划久远之制与讨定乌什及绝域诸蕃占风纳贡者咸载焉”③。赵翼与修该书对,这场战争刚刚结束,善后工作正在进行。赵翼在军机处供职多年,不少事件甚至经手处理,因此在纂修该书中,无论是发凡起例、搜集材料或是考定史实,对之润色,赵翼无疑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赵翼的史学天才的进一步发挥,是乾隆二十九年到三十一年。这期间他参加了集体编修《通鉴辑览》的工作。《通鉴辑览》全书一百二十卷,是自上古至明末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该书在修撰过程中,以明朝正德中李东阳等所撰《通鉴纂要》一书为蓝本而进行修改,并增入明代事迹。由于该书是根据乾隆帝的指示纂修,每一卷成,乾隆帝于披阅之暇又亲笔评断,当全书付印时又将乾隆帝的这些批语也一并刻入,故又称《御批通鉴辑览》。因为该书是一部通史,作为纂修官之一,赵翼无论分修哪个部分都必须阅读大量文献,包括正史“以迄外乘稗官”,“博采汇参,以衷其是”①。不仅如此,他还必须绞尽脑汁,为乾隆帝代拟批语。赵翼的这些修史活动,既丰富了中国的史学宝库,为发展中国的传统史学作出了贡献,也逐渐形成了他本人的治史思想。

  在赵翼供职内阁、军机处和翰林院期间,许多全国第一流的学者,加王鸣盛、纪昀、钱大昕、毕沅、蒋士铨等也都在北京供职,与赵翼在学术研究上有过交往。这些学者,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各有自己的专长,在治学方法上也都别具特色。学术研究上的频繁交往使赵翼和他们之间在专业知识上彼此补充,在治学风格上也互相影响,这对后来赵翼学术至于大成也都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

  乾隆三十一年冬,赵翼已在京任职十几年,被外放广西镇安府任知府。

  此后数年中,又先后升任广州知府、贵西兵备道等职。其中除广州颇为繁华,镇安府和贵西任所均在万山丛中,在当时都是极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作为一个封建文人,离开繁华的京师和熟悉的工作,而至绝徼烟瘴之地处理庶务,本非赵翼之愿,但在奏辞不准、走马上任之后,赵翼却能本着固有的忠君爱民的思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作了一些有益于下层人民的事情。如在广西镇安府任上,他革除弊政,禁止胥吏向农民作额外科敛。在广州知府任② 《清朝文献通考》卷219《经籍》九。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49。

  ① 《御此通鉴辑览》凡例。

  上,他“平情折狱,无枉无滥”①。在贵西兵备道任上,他尽除以往官吏对铅厂厂丁“工价、马户运脚”、“克扣短发诸弊”②。所有这些,都使局部地区人民的困苦状况暂时有所缓解。因而赵翼也受到了这些地区人民的爱戴。在他调任广州知府后,镇安府百姓还派遣专人跋涉四千里遥致万民伞,还为他建生祠,便是对他任地方官时政绩的绝好的肯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