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苏东坡传 七到十一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 林语堂 | 发布时间: 983天前 | 332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势不得不将真相奏明皇帝。他请朝廷中止新法,召回特使,恢复故有的常平仓制。

    和王安石讨论韩琦的奏折时,皇帝说:“韩琦乃国之忠臣,虽然为官在外,对

朝廷仍是念念不忘。我原以为青苗贷款法会有利于百姓,没料到为害如此之烈。再

者,青苗贷款只用于乡村,为何也在城市推销?”

    王安石立即回奏道:“有什么害处?都市的人倘若也需要贷款,为什么不借给

他们?”

    于是韩琦和朝廷之间,奏批往返甚久,这位退位的宰相,明确指出汉朝所一度

实行的国家资本制度的影响,那样榨取民脂民膏以充国库而供皇帝穷兵缴武,并不

足以言富国之道。

    这就动摇了王安石的地位,皇帝开始有意中止青苗法。王安石知道了,遂请病

假。司马光在提到王安石请病假时说:“士夫沸腾,黎民骚动。”大臣等讨论此一

情势,赵扦当时还拥护王安石,当时主张等王安石销假再说。那天晚上阁员曾公亮

派他儿子把政局有变的情形去告诉王安石,告诉他要赶快销假。得此密合,王安石

立即销假,又出现在朝廷之上,劝皇帝说反对派仍然是力图阻挠新政。

    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乃派出两个太监到外地视察回报。两个太监也深知利害,

回报时说青苗法甚得民心,并无强迫销售情事。老臣文彦博反对说:“韩琦三朝为

相,陛下乃信太监之言而不信韩琦吗?”但是皇帝竟坚信自己亲自派出之使者,决

心贯彻新政。几名愚蠢无知毫不负责的查报人员,不知自己说的几句话,竟会对国

家大事发生了影响,这种情形何时是了!倘若那几个阉宦还有男子汉的刚强之气,

这时肯向皇帝据实回奏,宋朝的国运还会有所改变。他们只是找皇帝爱听的话说,

等时局变化,谈论“土地改革”已不再新鲜,他们也羞臊的一言不发了。

    司马光,范镇,还有苏东坡三个人并肩作战。司马光原对王安石颇为器重,他

自己当然也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曾问他对王安石的看法。他说:“百姓批评王安

石虚伪,也许言之过甚,但他确是不切实际,刚愎自用。”不过,他的确和王安石

的亲信小人吕惠卿在给皇帝上历史课时,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辩,甚至需要皇帝来

打断,要他二人平静下去。司马光既然反对他的政策,王安石开始厌恶他。王安石

请病假如此之短一段时期之中,神宗皇帝打算使司马光充任副枢密使。司马光谢绝

不就,他说他个人的官位无甚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是否要废止新政。司马光九次上

奏折。皇帝回答说:

    “朕曾命卿任枢密使,主管军事。卿为何多次拒不受命,而不断谈论与军事无

关之事?”

    司马光回奏称:“但臣迄未接此军职。臣在门下省一日,即当提醒陛下留意此

等事。”

    王安石销假之后,他的地位又形巩固,他把司马光降为制法。范镇拒发新命,

皇帝见范镇如此抗命,皇帝乃亲手把诏命交予司马光。范镇因此请辞门下省职位,

皇帝允准。

    王安石既复相位,韩琦乃辞河北安抚使,只留任大名府知府,皇帝照准。苏东

坡怒不可遏。他有好多话要说,而且非说不可,正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他之坦

白直率,是断然无疑的。那时,他只三十二岁,任职史馆,官卑职小,且只限于执

笔为文,与行政毫无关系。他给皇帝上奏折两次,一次是在熙宁三年(一0七0)二

月,一次是在次年二月。两次奏折都是洋洋洒洒,包罗无限,雄辩滔滔,直言无隐。

犹如现代报上偶尔出现的好社论文章一样,立即唤起了全国的注意。在第一篇奏折

上,一开首就向青苗法攻击。他告诉皇上全国人已在反对皇上,并说千万不可凭藉

权力压制人民。文章之中他引用孔夫子的话说: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臣不知陛下所谓富者富民铁?抑富国铁?

    是以不论尊卑,不计强弱,理之所在则成,理所不在则不成,可必也。今陛下

使农民举息而与商贾争利,岂理也哉,而怪其不成乎?……夫陛下苟诚心乎为民,

则虽或谤之而人不信;苟诚心乎为利,则虽自解释而人不服。吏受贿枉法,人必谓

之赃。非其有而取之,人必谓之盗。苟有其实不敢辞其名。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

不谓之放债取利可乎?……今天下以为利,陛下以为义。天下以为贪,陛下以为廉,

不胜其纷坛也。”他又警告皇帝说:

    “盖世有好走马者,一为坠伤则终身徒行……近者青苗之政,助役之法,均输

之策,并军搜卒之令,卒然轻发;今陛下春秋鼎盛,天赐勇智,此万世一时也。而

臣君不能济之以慎重,养之以敦朴。譬如乘轻车、驭骏马,贸然夜行,而仆夫又从

后鞭之,岂不殆哉。臣愿陛下解辔袜马,以待东方之明,而徐行于九轨之道,其未

晚也。”

    苏东坡又警告皇帝说,若以为用专断的威权必能压制百姓,则诚属大错。多少

官吏已然降级或革职,甚至有恢复肉刑之说。他接着又说:

    “今朝廷可谓不和矣。其咎安在?陛下不反求其本,而欲以力胜之。力之不能

胜众者久矣。古者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而士犹之。今陛下蹈尧舜,未尝诛一无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