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苏东坡传 七到十一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 林语堂 | 发布时间: 984天前 | 332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欲洱众言,不过斥逐异议之臣,而更用人尔,必未忍行亡秦偶语之禁,起东汉党锢

之狱。多士何畏而不言哉?臣恐逐者不已,而争者益多……陛下将变今之刑,而用

其极钦,天下几何其不叛也?

    “今天下有心者怒,有口者谤。古之君臣相与忧勤,以营一代之业者,似不如

此。古语曰‘百人之众,未有不公而说,’况天下乎?今天下非之,而陛下不白,

臣不知所说驾矣。诗曰: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心之忧矣,不逞假寐。区区之忠,惟陛下察之,臣谨昧死。

    苏轼 上对”

    使朝廷文武百官最受激动的,莫如王安石之清除御史台。最初,王安石的威吓

朝廷百官,倒不是以他那极端而广泛的经济政策,而是他对胆敢批评他的御史,凭

他狂妄的习惯,一律撤职。于是批评朝政之权受到了摧残,政府组织的基础受到了

破坏,这样就触动了政体最敏感部分。官场全体为之大惊失色,王安石自己的朋友

也开始背弃他。

    单以排除御史台的异己一事,就足以削弱对他的支持力量,也引起朝廷领袖的

纷萌退意。在中国,监察机构是朝廷一个历史悠久的制度,其作用就是代表舆论时

时对当政的政权予以控制或批评。在一个好政府里,监察机构必须能随时对皇帝进

冷言,向皇帝反映舆论,这种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其地位如此之重要,监察

机构既有重大力量,亦有重大责任,御史如对当权者做强有力的攻击,可以把一个

政权推翻。这种监察作用,在政府的人事和政策上可以引起变动,不过其方法并未

明确予以规定,其作用与现代的新闻舆论大致相似。古代此种制度之异于今日者,

就是此等监察机构及其反对权,并无明文规定受有法律保障,只是传统上认为明主

贤君应当宽宏纳谏;至于皇帝重视他那明主贤君的名誉与否,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倘若他不克己自律,他可以降旨把御史降级、惩处、折磨,甚至全家杀害。有些皇

帝确是如此。身为御史者在个人毫无法律保障之下,却要尽职责向朝廷与皇帝进谏

规劝,处境是既难又险。但是像现代,总有对公众抱有责任感的新闻杂志编辑,不

惜冒监禁死亡之险而向极权政权挑战的,在过去也总有御史受皮肉之苦、鞭答之痛,

甚至死亡之威胁,而尽其于人民之职责。尤其在东汉与明朝两代,当时有御史,写

好弹劾奸相的本章,自料必死无疑,在本章呈递与皇帝之前,先行自缢身死。这些

御史正如武士之上战场,前仆后继。好皇帝自己爱惜名誉,对于这等御史的处理颇

为慎重,因此甚获美誉而得人望,但是恶人当政则急于塞御史之口,正如现代之专

制暴君,总以钳制报章杂志之口为急务。

    王安石当政之始,元老重臣对他颇寄厚望。现在御史中丞吕晦向王安石发出了

第一弹,说他:“执邪见,不通物情。置之宰辅,天下必受其祸。”连司马光都深

感意外。在吕晦同司马光去给皇帝讲解经典之时,吕晦向司马光透露那天早晨他打

算要做的事,从袖子里把那件弹劾表章给司马光看。

    司马光说:“吾等焉能为力?他深得人望。”

    吕晦大惊道:“你也这么说!”

    吕晦遭受革职,于是排除异己开始了。

    现在星星之火使朝廷政争变成了熊熊之势。有一妇人,企图谋杀丈夫,但仅仅

使她丈夫受伤而未克致命。此一妇人曾承认有谋杀之意,当时有个高官对处治之刑

罚表示异议。此一案件拖延一年有余,未能定案。司马光要以一种方式判决,王安

石要另一种方式,而且坚持己见,皇帝的圣旨对此案的处刑亦有所指示。但是御史

刘恕则拒不同意,要求再审,御史如此要求,亦属常事。另一御史对王安石的意见

不服,王安石则令他自己的一个亲信弹劾刘恕。这样一来,一场争斗,便化暗为明。

    御史台则群情激动。问题现在是仍要在不受限制之下自由尽责呢?还是等候逐

一被人清除?几位御史乃联名上书弹劾王安石,请求罢除其相位。王安石大怒,欲

将此数人投诸监狱而后快。司马光与范纯仁认为在基本上不可如此对待御史,最后

六个御史遭贬滴至边远外县充任酒监。一见情形如此,范纯仁起而应战。他要求贬

滴御史之成命必须撤回,结果他自己也遭流放。下一个要倒下去的是苏东坡的弟弟

苏子由。他一直就反对青苗法和市易法。两个月之后,忠厚长者老巨富弼向朝廷辞

职归隐,临去警告说,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

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

人得权。他预言国家大事著如此下去,国家行将大乱矣。

    朝廷之上,现在是一片骚乱。神宗熙宁二年(一O 六九)二月,制置三司条例

司成立,七月实行市易法,九月实行青苗法。数月之后,众人对当权者的意见,由

期待而怀疑,由怀疑而迷惑,由迷惑而愤怒恐惧。

    现在情势变化甚速。熙宁三年(一0七0)三月与四月,御史台大规模遭受整肃,

随即大规模布置上新人。随后倒下的两个御史,都是王安石个人的朋友,都曾助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