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玄宗于勤政楼前盛设乐舞和百伎杂耍。时教坊有个叫王大娘的女妓,善戴百尺高竿,竿上装有木山,状似瀛洲、方丈等仙山,还有一小童在上面钻来钻去,歌舞不停。玄宗把小小的刘晏召到楼上帘下,贵妃很喜欢他,让他坐在自己膝上。玄宗问他:“卿为正字,正得几字?”刘晏回答说:“天下字皆正得,唯有‘朋’字未正得。”贵妃让他咏王大娘戴竿,刘晏才思敏捷,应声而出,诗云:“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玄宗、贵妃与诸嫔妃乐得哈哈大笑,遂赐给他牙笏及黄纹袍。①行政干才天宝年间(742—755),刘晏累授夏县(今属山西)令,以干练闻名,虽未曾督责赋税,却“输无逋期”。又举贤良方正科,补为温县(今属河南)令。政绩卓著,“民皆刻石以传”。不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
安禄山叛乱后,刘晏避难于襄阳(今湖北襄樊)。永王李璘欲任他为官,他坚决推辞。时肃宗在灵武组建朝廷,刘晏致书宰相房琯,论今日的分封与古制不同,认为“今诸王出深宫,一旦望桓(齐桓公)、文(晋文公)功,不可致”。主张加强皇权。肃宗诏拜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刘晏赴任至吴郡,正遇永王李璘起兵叛乱,沿江东下,刘晏遂与采访使李希言计议抗拒。刘晏守余杭(今浙江杭州西),李希言交战失利,败归刘晏。刘晏乃调发义兵坚守壁垒。永王兵败后,欲转而攻略州县,听说刘晏早有防备,遂从他道逃去。不久,肃宗诏拜他为彭原(今陕西镇原东)太守,转任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进为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不久又兼京兆尹。他“总大体不苛,号称职。”后遭司农卿敬羽诬劾他泄漏禁中事,宰相萧华又忌其才干,遂贬为通州刺史。
代宗即位后,于宝应元年(762)六月,刘晏再次入为京兆尹、户部侍郎,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饯、租庸使。时颜真卿以文学正直出为利州刺史,刘晏举荐他代己为户部侍郎,改国子祭酒,又将京兆尹一职让于严武。翌年正月,擢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然兼任诸使职。广德二年(764)正月,因与宦官程元振交通的罪名,仅做了一年宰相的刘晏被贬为太子宾客,罢知政事。
①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不再一一作注。
① 《明皇杂录》卷上。按此贵妃非杨贵妃。
改革漕运自安、史之乱以来,潼关、洛阳一带受阻,江、淮财赋溯长江入汉水,抵达梁州、洋州,迂险劳费,汴渠也堙废不治。广德二年三月,关中米每斗涨至千钱,“百姓挼穗以给禁军,宫厨无兼时之积”①。在这种情况下,代宗又擢刘晏为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以发展漕运,增加财赋收入。
刘晏受命以后,以转运为己任,为了弄清多年漕运的利弊,或坐船,或乘马,亲自对过去漕运沿线进行实地考察。他坐船由淮水经泗水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黄河。他到过河阴、巩县和洛阳,考察了宇文恺建造的梁公堰,分黄河水流入通济渠,又视察了大夫李杰新堤。他驱马陕郡城郊,右循砥柱、硖石,察看了三门渠津遗迹。经过他长途跋山涉水,实地调查研究漕运情况,“尽得其病利”。他要治理漕运,又担心受别人牵制,其治理方案难以推行,为了得到当政宰相的有力支持,他致书元载,具体陈述了漕运中的“四利”“四病”。其四利为:一是京师三辅之民徭赋繁重,江、淮粟至,可减少其一半徭赋;二是东都凋残,人口流亡,漕路流通,村落人口从此滋多;三是在边诸将,外虏入侵,听说江、淮贡赋增至,军食丰足,可以震耀夷夏;四是今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云集,可追复贞观、永徽之盛。其四病为:一是从宜阳、熊耳、虎牢、成皋五百里,人烟稀少,百姓穷困,转车挽漕,功且难就;二是黄河、汴水自天下乱离以来,河岸崩塌,所在淤塞,“涉泗千里,如网水行舟”;三是东垣、砥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戍逻久绝,夺攘奸宄”,多不安全;四是从淮阴至蒲坂,长达三千里,屯戍相望,常言衣食不足,挽漕所至,船到便留,“非单车使者折简书所能制”。刘晏所陈述的四利四弊,既指出了开通漕运利国利民,可以振兴经济,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困难,如不解决这些难题,漕运仍然是纸上谈兵。元载正独揽朝政,看了刘晏的书信,极力赞成其事,因此刘晏“得尽其才”。从此,江、淮财赋才得以运至关中,代宗很高兴,派卫士备鼓吹于东渭桥迎接刘晏,还派使者慰劳他说:“卿,朕酂侯(萧何)也”。大凡每年运至四十万斛,“自是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
刘晏恢复了旷废日久的漕运事业,使江、淮财赋源源运进关中,缓解了关中财政紧张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他改革漕运的结果。他从漕船的制造,水手的雇用与训练,到督航、护航等环节都改变了旧法,漕运由朝廷直接经管。
为使船坚固耐用,保证运输途中安全无损,刘晏于扬子设十场造船,每艘船给千缯钱,要比一般的船价高出一倍多。有人不太理解,认为“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刘晏则解释说:“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异日必有患吾所给多而减之者;减半以下犹可也,过此则不能运矣。”刘晏洞察了官场之弊,多给船费,宁可给“执事者”以“私用”之钱,以求免得官吏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影响船的质量。后至唐末,有司计费付钱,无有富余,因此“船益脆薄易坏,漕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代宗广德二年。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