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09天前 | 40537 次浏览 | 分享到:

  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其后,徐寿辉起兵蕲、黄,芝麻李起兵徐州,郭子兴起兵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全国各地农民群众奋起反抗元朝黑暗统治。时有泰州人王克柔者,“家富好施,多结游侠,将为不轨”(《辍耕录》卷二九《纪隆平》),事泄,被高邮知县李齐收捕于狱。克柔好友李华甫、面张四,谋劫狱以救克柔,李齐遂将克柔解往扬州,同时将华甫等招安,任华甫为泰州判,面张四为千夫长。张士诚得知李华甫有起事之谋,遂与之共谋起义。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壮士李伯升等18人联合李华甫等起兵,士诚等杀弓兵丘义及所仇富家,焚富家庐舍,引兵进入附近盐场,时“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明史·张士诚传》)。士诚率起义军行至丁溪,当地土豪刘子仁集义兵抗拒,士义中矢死。士诚奋击,子仁溃逃入海,士诚乘胜攻克泰州。

  张士诚攻占泰州后,元河南行省遣李齐前往招降,被拘留。未几,士诚与李华甫等意见不合,发生火并,华甫等被杀,其众亦被士诚兼并,李齐乘机出走。行省派兵镇压,不胜,再派李齐往泰州说降,“士诚因请降,行省授以民职,且乞从征讨以自效”(《元史·赵琏传》)。时元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驻军泰州,命士诚治战船,赴濠、泗镇压郭子兴部起义军,士诚疑惮不肯发,见赵琏无备,半夜发兵杀赵琏等,大掠官库,进入得胜湖结寨,进克兴化县。行省以左丞偰哲笃与宗王驻守高邮,遣李齐守甓社湖。五月,士诚派兵突袭高邮,城内官员闻风逃遁。李齐急还救城,城门已紧闭。此时,士诚兵势大盛,自泰州至兴化,舟舰四塞,北至宝应县,锐不可挡。元廷下诏至高邮,再次招降,诏使不得入城,行省命李齐前往,被士诚杀死。其后,元廷又遣盛昭等先后赴高邮招降,均未成功。

  六月,元廷见屡次招降张士诚不成,决定发兵镇压。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达识贴睦迩于淮南、淮北等处召募壮丁,并总领汉军、蒙古军守御淮安。同月,亲王完者秃进攻泰州时阵亡,再命也先不花为淮西添设宣慰副使攻泰州;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福寿攻兴化。有枢密院都事石普,向元廷提出领兵3 万,定能攻克高邮,元廷命为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后减其半)南下占领宝应,乘胜攻高邮,城几乎被克,因同行诸将忌其功不予配合,使之孤军作战,而卒于阵;元淮东宣慰司掾纳速剌丁与其三子宝童、海鲁丁、西山驴在高邮前线亦因诸将领及阿速军临阵逃遁而一家死于阵。元军腐败不堪,由此可见一斑。

  元军屡攻高邮不能得手,士诚已不感到威胁,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

  正月,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周,改元天祐,自称诚王。他下令放出元时入狱囚犯,免去民逋,征用儒士。春三月,下务农桑令;四月,下州县兴学校令。但元廷对张士诚的进攻并没有停止。十四年二月,元以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苟儿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率兵攻高邮。六月,又命达识贴睦迩攻张士诚,大败而归,旋又命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佛家闾会同达识贴睦迩攻张士诚。但张士诚依然据有高邮等地。

  就当时全国形势而言,南北红巾军虽一度轰轰烈烈,但多得地不能守,元朝军队和各地地主武装虽受到猛烈打击,仍具有一定的实力,以致对起义军各个击破,迫使南北红巾军转入战略防御阶段。而张士诚却在全国起义转入低潮时崛起于淮东,且占据运河要道,严重影响江南财富和粮食通过运河北运大都,等于掐断了元廷的财源,因而出兵高邮已迫在眉睫。

  十四年九月,元顺帝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出师高邮。脱脱总制诸王各爱马、诸省各翼军马,董督总兵、领兵大小官将,号称百万,出师之盛,从未有过。由此可见,元廷对夺回运河补给线何等重视。脱脱一路浩浩荡荡,至十一月抵达高邮前线,士诚兵力不济,连战皆败,“兵围邮,日事攻击,矢石雨注,城中几不支,日议降附,又恐罪在不赦”(《庚申外史》卷上)。元军又连破六合、盐城、兴化等地,高邮城破也指日可待。这时,脱脱“以士卒劳苦,视贼以釜鱼罟兔,何可逃免,姑俟明日进兵,破之决矣”(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岂料京城里的佞臣哈麻一伙,因与脱脱不和,乘机唆使监察御史弹劾脱脱“出师三月,略无寸功,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为自随”(《元史·顺帝纪》)。昏庸的元顺帝竟下令削脱脱兵权,以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将其兵。诏书到后,前线元军大乱,“诸军溃散,叛而资寇者有之”(《农田余话》)。张士诚不战而胜,客观上使高邮之役成为元末农民大起义的重要转折点。因为百万元军是元廷费了好大气力纠集而成的主力,竟因临阵易帅,不战而溃。从此,元军主力丧失大半,再也没有力量纠集如此众多的军队来镇压起义军,而只能主要依靠地主武装来维持危局,元朝对起义军的优势转而成为劣势;高邮之役的胜利成为南北红巾军重新组织力量,掀起更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的转机。之后不久,刘福通迎韩林儿于砀山夹河,建大宋政权于亳州(今属安徽);倪文俊连战皆捷,重建天完政权于汉阳。

  高邮之役后,元廷又转而采取招安手法来对付张士诚。至正十五年(1355)四月,命翰林待制乌马儿、集贤待制孙 赴高邮招安,士诚不降。五月,元又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咬住、淮东廉访使王也先迭儿赴高邮招安,士诚亦未降。

更多